2025年上半年課程:藝術表現力及文學創作的培訓.以七言律詩為載體
先從結論講:七言律詩,為訓練頭腦的健身房,效果可以說是非常突出的。不要說寫出什麼好詩了,只要是勉強格式正確,既使一個月只寫兩首,你也可以在這兩首詩的寫作過程之中,(最近流行用『肉眼可見的』這個說法?)明確地察覺到自己的頭腦變好。
疫情期間到今天,很多人的「腦霧」都沒有好吧?包括我自己。就好像中風之後要慢慢地學著爬起來學著走路,這種復健的工作,大腦也得做一下吧,尤其是真的有點變笨了的時候(我也是趁這個教書的機會,逼自己稍微復健一下,不然我好懶的)⋯⋯
這個課程,我是打算每個月上兩個週六日,每天上三個小時就好了。兩次上課之間,留半個多月時間給同學寫作業、交作業、我和助教改作業;然後下次上課再幫同學改詩、並且繼續往下教。
第一次上課,因為有清明節的假期,就不用分到兩個週六日了,就用四月4到6號三天,每天上課四個小時(4、5號下午和晚上的時段,6號上午和下午的時段上課,各兩小時)就好了。
這個課程我是預計持續三個月左右。
希望頭兩個月的訓練,能夠把同學拉到一個能夠寫傳統格律詩的狀態,最後一個月,就是陪伴同學好好的寫出兩首七言律詩,逼你們上架練習。
這個課程,從我說要開課到現在都已經好幾個月了,然而「頭腦的健身房」這個標題其實是最後才跳出來的⋯⋯
倒敍回去的話,在兩三個月之前,我是想到日本有一位科普作家齋藤孝,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腦筋好不好就看這個人的文脈好不好》——我們「思考」通常是用自己的母語,想事情等於在腦海中寫作文。如果一個人的語文能力差、句構不好,文法錯亂的話,那基本上,這個腦子就等於腦殘了。
所以,文學力的提升,其實就是聰明程度的提升了。
而,文學能力這個東西,作為中國人,其實很辛苦的是:大部分的白話文寫作,都有可能越寫越自戀、越膨脹,越寫心力越差⋯⋯
從前在台灣,我跟朋友們,想要把文章寫好,可能大家都奉為聖經的是娜塔莉高柏的那一本《心靈寫作(writing down the bones) 》。當然這本書我現在依然是非常喜歡、非常尊敬的。
但是,中國人的文字本身,從象形文字到今天,我們文學表現的特質,特別多了「聲韻」這個向度,而這個向度的功力增長,就不是全然地撒開手潑灑心情而已,有很多像繡花一般的小巧功夫了——這個跟純粹的英文散文或者是中文的白話散文,技術點都不全然相同的。
如果(這真的是非常假設性了,我自己本人現在都沒什麼成為文學領域的作家的渴望了),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想把你自己的中文能力修練得更好、提升段位(level up)的話,我認真建議:啞鈴不要用太輕的;就算你一天寫一篇散文、兩年不間斷下來七八百篇好了,很有可能到頭來筆力也沒什麼進步⋯⋯
但是,如果是用七言律詩的格式(或者說難度/重量)來練習的話,我卻相當有信心,你就只要兩個禮拜寫一首(我也是很懶啦,這兩年我特別珍惜的那個偷懶肌肉喚醒操,我也是覺得每兩個禮拜有做5分鐘就夠了),你在這兩個禮拜之中,都可以感覺到自己的文學表現力在進步。這種傳統格律詩的框架(其實,應該是只有七言律詩,過去我常常偷一點懶寫成五言律詩,發現這樣都不太有力道)比較適合拿來作為訓練器材。
像從前的年代考公務員,也就是所謂科舉啦,都要考寫八股文/駢體文,也就是必須有對仗的句法的文章。對於從前國考的這種規則,許多人可能會以為這是什麼老古板留下來的無聊古董。但是,現在,我的想法就有點不一樣了:聖賢書,這些考生當然都讀過了,知道是非、明白善惡,這些都是最低限度的標配了。但是,真的到了上任當官的時候,官場之中誰會選擇哪一邊都難說。
但是,如果是考試是考這個人寫八股文的話,至少明明白白考官會看得出來:哪個人智商/情商比較高——也就是這種文體的文章,不聰明的人、食古不化的書呆子,是寫不好的。皇帝選用手下的大臣,如果善惡忠奸不容易在第一時間辨識的話,至少要選個聰明能幹的明白人。
然而,在想到前述這些想法之前,其實是我自己的生活之中,發生了幾件有點奇怪的事情:我身邊的很久沒聯絡的朋友、認識的人之中,忽然有人問我什麼時候可以開學詩的課,甚至是擺明了說他們想要學寫「七言律詩」!都有七八年沒有聽到這個聲音了,忽然之間就不只一個人,彼此之間完全不認識或者有接點的朋友或者學生,就在這一段時間,莫名其妙都跳出來跟我提出來這個要求⋯⋯有點巧得讓人覺得⋯⋯是不是⋯⋯某種來自上面的指示之類的?
雖然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就開吧。而且都不要上價值,強調學習這個有什麼意義(中國人要愛中文之類的)了,就以最消極負面的想法吧:我覺得疫情期三年,我也變笨了,雖然這兩年每次教書我都覺得有學到新東西,但是教學的口語表現力本身(這或許也反映了頭腦的清晰度),有好些地方,還是比從前退步了。看來我自己的大腦,也需要復健。但是一向懶得逼自己寫詩,教書的話,出給同學的作業,作為榜樣,我也自己不能不寫,至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把這個腦子的復健給做了——我不喜歡運動,也從來沒想要喜歡,但是再不動就要殘廢了的話,我也會勉強、不甘願地動一下的。
相信同學也是跟我一樣,都沒有什麼當詩人的興趣啦。但是人到中年,比起中年發福更可怕的,是中年發瘋、中年腦殘呀。到了這種時候,不喜歡做運動的我也勉強會去做一點運動了⋯⋯不然現在就去自殺,不然的話自己的餘生還是要保住這個腦力的吧。或者有人志向更遠大,來世投胎之前,要贏在起跑點喔?
開這個課的諷刺之處是:我這個人,平常是不會發什麼詩心的,不要說多情多感了,根本就是無情無感。比起我當年台灣大學文學院的師長們、當下許多小有名氣的詩人、流行歌曲作詞者們,我算是寫詩寫得很差的了。
但是偏偏在這個技術活上面,我又是一個比較知道怎麼操作的工人。也就是說,這還是有一點所謂江湖不傳之秘的心法、訣竅之類的吧;還是有蠻多⋯⋯我覺得⋯⋯大部分文Gé後的中國人都不太知道的小技巧,這些我覺得是很值得分享的。
好比說「查韻書」這種接地氣的工作方式,雖然距離真正的詩人自然而然出口成詩的境界十分遙遠,但卻是我們現在這種初學者值得把握的基本功訓練⋯⋯ (如今的說唱業界如果早知道這一招的話作品不會變成現在這麼散亂)
不過,再把時間往回推一點⋯⋯2024年尾,還在猶豫不決要不要開寫詩的課的時候,剛好在看古裝劇,我聽那個插曲⋯⋯我真的會literally有點被打到「胸口一窒」的岔氣感!——也就是說,現在的押韻,是以普通話的發音在押,但是如果返回唐朝的韻部來講,往往不是同一個韻⋯⋯從前我是看到蠻多中國的詩社的會長副會長寫的傳統詩,也都是用普通話的發音押韻,想說現在怎麼唸就怎麼押,也是很理所當然無可厚非的事情。
但其實,已經被現在的發音埋得很深的從前的發音,還是像鬼魂一樣會作怪的。我會忍不住有一種「祖墳的風水有問題,後代子孫就怪怪的」的感覺。因為事實上,我們現在的流行歌曲、乃至於所謂的饒舌說唱歌曲(Rap),文字的表現力,確實越來越劣化,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為我一開始就是先學的傳統詩才開始寫現代詩的,做為一個參照物,我會看到沒有傳統的基礎的別人,在寫作上會做出和我如何不同的選擇——當然,我是認為有這個傳統的基礎實在是太佔便宜了。
就好像風水不好要把先祖挖出來遷葬(其實我不是很了解風水的啦,舉例而已),有這個結果就必須回頭處理原因才行。還是必須回到傳統的脈絡,有點像是穿越到過去的科幻設定,把那些至為必要的基因找回來才行,不然越來越出現歪瓜劣棗式的作品,那就是整個種族在退化、文明走下坡了。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當然,這種全國內娛的事件,壓根兒不是我一個不在那個業界之中的人所能影響的。
但是,我就覺得吧,好像某個海島上面的猴子學會了洗水果,隔壁的島上的猴子就莫名其妙會了,然後接下來全地球的猴子也都會了⋯⋯我就先當第一個洗水果的猴子就好了。其他的後續,世界自己會完成吧。
⋯⋯除此之外,既然要講到藝術表現力的話,我也會盡可能把藝術、美學、以及創作等等不同向度所需要的技巧,一起帶過一遍——這個課程是比較支持實作的,所有教的東西都是為了支援你得以使用七言律詩這個高難度工具來訓練自己的文學能力,所以古詩詞(以及從前我自己的惡趣味的日文歌等等)賞析之類的內容占比不可能太高。這個課要產生價值,需要同學真的花點力氣去寫,長了功力,才有可能。
但是,話又說回來來了,你如果付了學費卻沒有交作業,讓我這個改作業的人輕鬆輕鬆,我也是感激你啦。
在大陸教書的這10年,我時不時就會聽到學生說什麼他文言文不好看中醫書有困難之類的⋯⋯我每次都覺得:「不就是中文嗎?」同學都會跟我說:「不一樣、不一樣,看不懂!」
我會想⋯⋯如果這個課程同學真的乖乖寫到了七言律詩的話,把一個可能200字散文的內容變成了56個字的格律詩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文言文,就是你自己做出來的啦。
這個主題還有好多要講的,但是何必現在開課文宣寫那麼多字呢?上課的時候,再來說吧。
ps:第一次上課可能會有一點點畫畫的小練習,請同學帶一下順手的彩色筆蠟筆或者色鉛筆之類的。
「頭腦健身房」第一期上課時間:2025年四月4、5、6號,4、5號每天14:00-16:00,18:00-20:00;6號10:00-12:00,14:00-16:00
形式:現場+直播
地點(暫定):北京市豐台區 華苑飯店
費用:1200rmb
四月4號14:00-16:00的课程微博平台免费直播,试听可退费
報名流程:
轉賬銀行卡帳號:6226090106747369
戶名:黄克莉
開戶行:招商銀行東三環支行
帶截圖發給v信:fangfeidi ,並說明是現場課還是直播課
報名微信內容:姓名+截圖+現場/直播